7/14/2005

《The Shining》的空間壓迫感

The Shining》是Stanley Kubrick在1980年拍攝的一部恐怖懸疑片,改編自Stephen King的小說,劇情描述男主角Jack應徵上地方偏僻的大旅館的冬天守門人,因此全家搬進這間旅館裡,但隨著待在旅館的時間越久,Jack的精神狀況越來越不正常,傳聞中前一任守門人發瘋殺掉全家妻小然後自殺的事蹟,漸漸也在Jack身上看到徵兆,終於有一天他拿起斧頭,開始追殺他的妻小。

由於Jack發瘋的原因主要來自身處偏僻大旅館的孤寂,因此電影中處處可發現利用拍攝手法凸顯環境對人所造成的疏離及壓迫感,許多畫面可看到形式主義簡單的幾何圖形構圖及複製,加上大量色塊的填充,使空間有加大的感覺,而在其中的人顯得格外渺小,以下舉幾個例子:

此為影片開頭,以俯拍的長鏡頭,拍攝Jack開車前往應徵的場景。畫面主要被樹林的綠色色塊所佔據,而細小的灰色道路如一條線般地埋在兩大塊綠色之間,Jack所駕駛的車則以點的狀態呈現在道路上,形成塊—線—點的層層壓迫關係。

此為Jack的小孩單獨一人在旅館走廊上玩的場景,採四十五度俯視的視點,使得小孩處在一個被脅迫的狀態;地毯的重複幾何圖形及暖色系的色調,讓身著寒色調服裝的小孩顯得特別突兀及不自然,孤立無援地被包圍在地毯的花色裡。

此圖為接續上圖的cut,透視法的構圖使旅館走廊的空間變深長了;直線式排列的長方形天花板、燈、走廊兩側的門及地毯花色,讓畫面上、中、下都形成一直線指向小男孩面對的那扇遠處的門,增添那扇門的神秘;就連最靠近自己的出口也透著不尋常的青光,小男孩的孤立無援在此畫面達到極致。

旅館外的迷宮,形狀上下左右對稱,攝影機以鳥瞰鏡頭往下拍,迷宮顯得格外壯觀浩大;迷宮的邊界超出鏡頭之外,也給人無限延伸的感覺。Jack的妻子兒身在其中,更顯得渺小無助。

《The Shining》不同於一般鬼怪恐怖片用超現實攝影的手法製造嚇人的鬼影,而是以形式主義的拍攝方式,擴大環境對人的壓迫,營造出特別的恐怖感。只可惜我是在電腦小螢幕上看DVD,若能夠在電影院欣賞的話,應該更能充分感受到劇中人物受周遭環境脅迫的無力及驚慌失措。


圖片來源:《The Shining》一區DVD

7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oh 這是我最喜歡的驚慄片之一, stanley kubrick 真的很勁~ 在那個年頭就可以怕出這樣的電影. 由視覺到聽覺上都好佩服他的細心...

我記得小時侯第一次看這戲是, 在電梯大堂那些血衝上來那一幕直到今天還是覺得很可怕. 還有很多幕都很深刻, 感覺很陰涼...

leosteven 提到...

俊宏,我只是想跟你說中央法文系在徵行政助理,可以問一下芷郁有沒有興趣。

weirdtramp 提到...

ana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DVD封面的那一幕:Jack劈開木門後,從門縫中探頭的特寫鏡頭。Jack那時的表情可以在我的「變態表情排行榜」上佔據第二名的位置,只比《Leon》中嗑藥後的Gary Oldman要遜色一點。

跟妳一樣,我也很喜歡Kubrick電影中視覺及聽覺的呈現,像是《Eyes Wide Shut》裡的鋼琴單音,到現在我單獨走夜路時,有時還會清晰地在我腦海中響起。

不過他的《2001: A Space Odyssey》讓我很沮喪,因為每次只看到大猩猩歇斯底里地舉著骨頭亂敲那一場景,我就精神不繼,沒有力氣再看下去了。


leosteven
謝啦!我有跟芷郁說了,不過她比較想在台北工作。

匿名 提到...

我好喜歡kubrick,《The Shining》真的滿恐怖。不過有說他的電影拍得出色,可是往往跟原著相距甚遠,就像《A Clockwork Orange》的作者就曾經說要不是他當年窮得很,就不會讓kubrick拍出如此歪曲他作品的電影。

我是有看原著的,但感覺真的沒作者說得那麼糟吧。相反我想要不是kubrick死了,《AI》才真的不會被拍得這麼爛..Jude Law在裡邊還真是滿糟的,全片的訊息也太教誨了。

tykuo 提到...

搞平面攝影起家的Kubrick對於作品的視覺結構實在讓很多人印象深刻,像《亂世兒女》裡面一場室內戲,他完全只用場景中的燭光打光,讓這齣故事有點膚淺的自負男沈淪記也變得十分有時代感。

然後把他的作品年譜看一次,也會對他作品中的異中求同感到佩服,像《萬夫莫敵》作為一部片廠電影,對於同志激情的暗渡陳倉是挺令人佩服的,不過這部片之後,他也和沒過電影製作業鬧翻了,之後他就沒在回美國拍過片了,作品都幾乎在英國完成。

不過俊哥你可以談談片中小孩看到那對twin的意義嗎?

匿名 提到...

Shining 尾後jack 在浴室跟那女人鬼混那一幕也很觸目驚心呢... 每次我都是真的嚇了一跳...

對對對eyes wide shut 那段琴聲真的很深...可以這樣說嗎? 聽起來真的很深很深. 很有同意~當自己一個人走路時都會很記得那段音樂, 空空洞洞的...

2001: A Space Odyssey猩猩那一幕也很捧! 那意義也很深長也是最原始的...

至於那小孩看到twins, 我實在看不到有什麼意義. 你們覺得這一幕到底是為了什麼? 我只覺得 S.Kubrick 是為了營造氣氛, 所以用了那對蒼白的雙生兒襯托那一幕.

weirdtramp 提到...

right
有同感!我也讀過《A Clockwork Orange》原著小說,電影最不忠於原著的部分應該是在結局。但我覺得Kubrick的決定是正確的,因為若遵照原著,要一個故事裡99%的時間毫無善念的大壞蛋,卻在結尾突然想要有自己的孩子,而決定改過向善,這樣的轉變未免太大太突兀了。

abre los OjOs & ana
我是不曉得小男孩看到雙胞胎有什麼意義啦!不過我覺得會這樣安排,除了因為一般認為小孩子靈能感較強,比成人更容易看到特別的東西外,另一個原因則是為了凸顯絕境中小男孩的孤單。

從電影剛開始到雙胞胎的場景出現前,可以充分感受到小男孩是極度孤單寂寞的。他是獨生子,沒交到新朋友,必須假想自己的手指是一個虛擬人物Tony,跟自己的手指聊天。搬到旅館後,小男孩孤單的情況不減反增,空曠的空間隔離了這個小家庭的成員,他隻身單影的在旅館內玩玩具、騎三輪車,結果碰到了雙胞胎。

在本來就已經悲慘到不行的處境下,沒想到第一個主動要與自己作伴玩耍的卻是死狀悽慘的雙胞胎,這就好像明明已經口渴到不行,有人卻叫你再跑個20公里路,才肯拿水跟你喝一樣殘酷。且雙胞胎的出現更似在嘲弄必須自己假扮兩人的小男孩,讓小男孩不得不面對自己是孤獨一個人的事實。從那個場景最後出現小男孩的臉部特寫鏡頭,就可看出小男孩是多麼不安與無助了。